为进一步推动大米出口行业发展,泰国内阁近期做出重要决策,放开大米出口业务,通过降低或取消许可费等举措,为小投资者开辟道路,为泰国大米出口注入新活力。
大米在泰国经济与粮食安全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米饭”至今仍是泰国人的主食,而“水稻生产”更是涉及泰国约1800万农民,占泰国人口的25%。因此,大米既是泰国的关键经济产品,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资。
2025年1 – 3月,泰国大米出口成绩亮眼,出口量达1,804,779吨,价值385.864亿泰铢(约合11.401亿美元)。在此背景下,泰国政府积极采取行动,以促进大米出口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前,泰国大米出口存在一定限制,一般大米出口商或一大袋大米出口商需具备500吨大米库存或约20个集装箱的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参与。
2024年12月12日,泰国政府公布90天政绩后,总理佩通坦女士表示,消除垄断是紧迫的政策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大米出口领域,应让中小企业通过简化申请成为大米出口商的步骤,有机会向世界各地出口大米。
根据大米贸易法委员会公告,B.E. 2489(大米贸易法公告)第150号B.E. 2560号法令对《大米贸易法》的公告进行了修改,通过建立监测和监督机制,减少了大米出口库存的确定要求。
同时,针对大米贸易许可证费用问题,政府决定降低相关费用,并取消对农民、农民团体、合作社等造成困难的费用,以支持中小企业家作为大米出口商。
2025年5月13日,内阁会议批准了《大米交易费用部长级条例草案》的原则,并将其发送至国务院办公室进行紧急审议。
泰国商务部建议对大米交易收费标准进行修改,降低大米交易许可证的收费标准,并免除一般出口商或包装或已包装大米出口商的执照费用及执照续期费用。这一举措旨在协助农民、农民团体和合作社,促进农民潜力发挥,为中小企业企业家提供便利。
商务部根据《财政纪律法》第27条的规定,对减少或免除大米贸易许可证费用和续签许可证所带来的收入损失和预期收益进行了估算。预计政府每年将损失约520万泰铢的收入,但此举将为合作农民和中小企业家提供支持,使他们能够根据政府政策出口大米,为人民创造机会和收入,同时减轻打算出口大米到国外销售的企业家的成本负担。
在《大米交易费用部级条例草案》的听证过程中,国内贸易部发布的草案(修订大米贸易费用部长条例B.E. 2559)得到了与大米贸易或大米贸易商有关的协会的支持,包括全国农民委员会、泰国社区稻米中心等。
这些协会支持通过降低稻米贸易许可证费用来促进农业机构(农民团体和合作社)以及中小企业(SME)的竞争力提升。然而,也有代表对费用调整提出不同意见。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代表同意取消所有费用,农业部门代表建议将农业机构的费用降至每份1万泰铢,而泰国稻米加工厂协会和东北稻米加工厂协会的代表则不同意将费用降至1万泰铢,原因是担心一些容易注册的出口商从事不诚实的商业行为。
最终,内阁决定降低大米出口贸易许可证收费标准:一般出口商(原件每期5万泰铢,未注明注册资本)注册资本费5 – 10万泰铢/份,每份1万泰铢;注册资本10 – 20万泰铢以上,每份3万泰铢;注册资本20万泰铢以上,每份5万泰铢。
尽管大米贸易法的修改为泰国大米出口业务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大米贸易走向正面临越来越多样化的挑战。这正成为泰国作为稻米生产国必须接受的重要条件,以解决即将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认为,此次修改仅是一个开始,其结果是否能如政府所预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也可能为大米出口业务带来新的挑战。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