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亚马逊对买卖双方的沟通管控越来越严,而最近,平台又把“站内信”这块动了刀。
原本,卖家可以在给买家的消息标题里加上“[重要]”,无论买家有没有退订消息偏好,都能强制送达。但现在——这项权限被平台收回了!
简单来说,以后只有系统判断为订单必须沟通的信息,才能被打上“重要”标签突破拦截送出。
卖家自己再也不能随便动用了。
平台为何要动“站内信”?
亚马逊官方解释,这一调整是为了“提升买家体验、减少干扰”。
但大家都明白,过去有不少卖家滥用“[重要]”,打着紧急通知的幌子,实际上发的是跟订单无关的内容,甚至营销信息。
现在,亚马逊统一收回“打标签”的权力,只有当订单出现延迟、地址有误需确认、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要召回等情况,平台才会自动标记为“[重要]”,强制送达。
而这些场景,也确实是买家必须知道的内容。其他内容?不好意思,你再着急都发不过去。
亚马逊这次还进一步强调了站内信的边界:只能用于订单执行和客户服务问题,营销、推广、索评,全都不行!
具体来说,包括但不限于这些“踩雷”行为:
推送优惠券、会员折扣、新品促销等任何“广告类”内容
发外部链接、引导买家跳转至非亚马逊页面
用返现、礼品卡、免费商品等方式换好评
要求买家删差评、改评论
只在收到正面反馈后才请求评价
一旦被平台识别,这类内容轻则拦截,重则账号留风险记录。
别踩雷!这些关键词也被重点盯上
比如:
直接涉及评论的词:review、feedback、rating、comment
暗示修改行为的词:change、edit、update、delete、remove
明显好评引导词:positive、star、excellent
奖励相关词:cashback、gift card、free、discount、coupon
这些词尽量别碰,哪怕你不是故意索评,也可能被误判。
替代词推荐:绕过敏感词的新说法
当然,完全不和买家沟通也不现实。所以平台也给出了一些“更安全”的表达方式:
将“review”改成 “share your thoughts” 或 “write something on the detail page”
用“re-share your experience”替代“update your review”
想提到好评时,模糊表达为“Hope you’re satisfied with the product/service”
注意,不少卖家还会用错拼、连字符等方式规避关键词触发,比如“re*vie~w”,虽然不推荐,但现实中确实有人这么操作。
卖家该怎么应对新规?
面对这一波规则收紧,卖家们务必收好这三条建议:
优先使用官方消息模板
模板消息不仅系统支持度更高,还能自动翻译、自动识别是否打上“重要”标签,降低违规风险。
24小时内及时回复买家消息
即便买家已经设置“免打扰”,你该回复的还是要按时回,否则可能被平台认定为服务不到位。
定期培训客服团队
尤其是多账号、多语言、多客服的运营模式,要确保每个客服都懂规则、会规避敏感表达,避免误发。
亚马逊的规则一向是“看似温和,实则严格”。这次站内信功能的调整,表面看是为了买家体验,实则对卖家沟通权限进行了大幅压缩。
站内信的自由度越来越低,沟通也越来越要走“合规路线”了。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