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大企业占据俄罗斯新工程机械市场近85%份额

中国两大企业占据俄罗斯新工程机械市场近85%份额


2025年5月12日,俄罗斯知名建筑商平台nostroy.ru消息:中国工程机械正逐步占据俄罗斯市场主导地位。

在部分细分领域,中国进口设备占比已近85%,而数年前这一数字仅接近50%。

这种”中国化”趋势已不仅是俄罗斯市场的现象,更成为全球产业格局的演变方向。


例如,来自中国山东济宁的某型号装载挖掘机已无需广告宣传。目前已有数百台同类设备已活跃在各大工地,无论是俄罗斯行业巨头还是中小型建筑企业都纷纷下单采购。

俄罗斯某建筑及特种设备供应公司分部负责人德米特里·日亚诺夫表示:”对于需要24小时连续作业的企业,设备年运行时间达8000至12000发动机小时。这意味着技术准备系数(КТГ)高达99.9%,设备在持续运转状态下几乎无需停机维修。”

中国机械制造巨头提供的产品品类已基本覆盖各类复杂大型项目的施工需求。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开发商已对这份丰富的设备清单进行了全面测试,并通过实际采购投出信任票。


点击图片后长按图片选择

“翻译图片中的文字”即可查看原文内容

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主要建筑展组委会主席叶卡捷琳娜·哈菲佐娃透露:”从财务数据看,2020至2023年间来自亚洲的技术设备销售额从500亿卢布激增至3500亿卢布。中国设备市场占比从2020年的22%跃升至目前的88%。”

据汇集全俄罗斯10.4万家企业采购数据及设备使用经验的全俄罗斯建筑业联合会统计,仅去年一年中国对俄罗斯的工程机械出口额就达1.4万亿卢布(创历史新高)。


点击图片后长按图片选择
“翻译图片中的文字”即可查看原文内容

该联合会主席安东·格卢什科夫指出:”三一重工和徐工集团两大中国企业占据俄联邦新工程机械市场近85%份额。2022年该比例尚不足50%,短短两年半时间内他们对俄罗斯供应量增幅达60%。”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俄语频道特派记者亚历山大·普加乔夫分析:”中国制造商持续进行产品升级并扩展设备品类。中国本土大规模基建需求及特种设备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为此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中国企业具有市场敏锐度,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变化,提供最优性价比产品。尽管受欧美新设备进口限制影响,中国企业的市场表现仍有提升空间,但当前面临若干制约因素。


哈菲佐娃主席补充道:”首要制约是高昂的租赁利率,超80%设备通过租赁方式采购,当前利率环境使众多企业难以运用该金融工具。其次是单台设备超百万卢布的报废处理费。”

俄罗斯本土制造商仍保有20%-30%的建筑及特种设备市场份额,在通用货运底盘等细分领域保持着顶尖制造水平。这为俄中合资企业开发新型设备创造了广阔空间。全俄罗斯建筑业联合会透露,已签署多项在俄罗斯境内组建合资生产企业的合作协议。

俄乌冲突引发的欧美设备断供,客观上加速了俄罗斯工程机械市场的”东向替代”进程。

俄罗斯市场的”中国化”现象,本质上是全球基建权力转移的微观呈现。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额三年增长7倍至1.4万亿卢布,印证了”基建输出”向”标准输出”的质变。

当徐工集团的起重设备参与莫斯科地铁扩建,三一泵车参与西伯利亚能源项目建设时,中国技术规范与运维标准正在实现软性植入。这种从设备供应到标准渗透的转变,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范式。

当然,当前88%的市场份额既是成就,也暗含风险:俄罗斯建筑设备租赁市场80%依赖中国产品,可能催生价格竞争内卷,压缩利润空间;当前俄罗斯市场占有率部分受益于特殊国际环境,如何将”替代性需求”转化为”持续性需求”,也考验企业的长期战略定力。

未来,如何在市场扩张与技术自主、短期收益与长期生态之间构建动态平衡,将决定中国工程机械全球化进程的最终高度。(转自:环俄经贸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